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依那西普靶向治疗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RAIL系统表达的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靶点治疗对T2DM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C)组、模型对照(T2DM)组、阿托伐他汀治疗(DA)组、依那西普治疗(DE)组.用ELISA、免疫组化、Q-RT-PCR法等分别检测尿α1-微球蛋白(Uαl-MG)、血清TNF-α,及TNF-α、TRAI......
作者:杨爱成;肖炜;魏连波;王明;孙晓敏;梁子安;马春成 刊期: 2012- 06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PRMT1-ADMA-DDAH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1(PRMT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DAH1)代谢轴在T2DM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替米沙坦是否干预其表达和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实验组(n=20),实验组全部注射STZ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T2DM组(n=10)和替米沙坦组(TM组,n=10),8周后测定FBG、BU......
作者:梅希;刘东方;王南楠;林海玲;刘继红;杨刚毅;王波 刊期: 2012- 06
-
白藜芦醇改善糖尿病血管炎症反应及其与RAGE信号的相关性
目的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研究白藜芦醇(RSV)对糖尿病血管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STZ单次低剂量(40mg/kg)经股静脉注射,联合高脂饮食,建立糖尿病模型.利用酶底物分析技术检测血液中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在整体主动脉组织上利用OilRed检测血管内壁脂肪斑块沉积.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主动脉组织中TNF-α及IL-6的水平.利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主动脉组织中RA......
作者:刘涛;巩增锋;尹洁;景玉宏 刊期: 2012- 06
-
不同剂量吡格列酮对STZ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吡格列酮(PIO)对STZ诱导的DM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TZ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成模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不同剂量PIO组,并设正常对照(NC)组,4周和8周时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4周时,模型组较NC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P均<0.01);PIO各组较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月芬;邢燕;叶山东 刊期: 2012- 06
-
二甲双胍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是T2DM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其药动学和药效学存在个体差异,药物基因组学从遗传方面阐明了这种差异,同时也为提高二甲双胍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雅丽;赵茜;许琪;陈大方;陈慎仁 刊期: 2012- 06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报告
T2DM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均是具有潜在危险的现代常见病,并常常在肥胖病人中同时存在.本文报告1例肥胖T2DM伴OSAS的患者,经人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平稳、体重下降.该治疗方案为解决此类患者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董越华;朱梅;高志红 刊期: 2012- 06
-
从IGF-I受体亲和力论胰岛素类似物的长期安全性
近发表的一些体外研究发现,正常细胞系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IGF-I受体亲和力与人胰岛素相似;在某些肿瘤细胞系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促有丝分裂作用高于人胰岛素.而临床上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入人体内后会迅速发生转化,如甘精胰岛素(Gla)在体内循环中则主要以代谢产物M1的形式存在,而M1的促有丝分裂潜能低于人胰岛素.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提示,在体内的Gla的确不增加IGF-I受体亲和力.而且,新......
作者:高妍 刊期: 2012- 06
-
贵阳市成人血脂异常的特点
目的调查贵阳市20岁以上成人居民血脂异常的特点.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测定1514名调查对象的TG、TC、HDL-C及LDL-C.结果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9.2%,男、女分别为58.8%、42.3%.低HDL-C患病率高,为31.4%;高TG、高TC及高LDL-C患病率分别为21.1%、7.3%及5.9%.30~50岁中青年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性别、年龄、WC、B......
作者:张淼;彭年春;张巧;时立新;杨艳娜;郭毅飞 刊期: 2012- 06
-
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ADA2003年分类标准,对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共纳入204名对象,正常血糖66名,糖尿病前期100例,糖尿病患者38例.结果3种不同的血糖状态在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C-RP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
作者:王珍;张红;沈旭慧;叶国芬;金岿立;钱莉;张永红 刊期: 2012- 06
-
血糖变异性的意义及地特胰岛素对其的作用
当前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强调控制“糖三角”(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的重要性.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血糖变异性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需引起重视.地特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长效作用来源于地特胰岛素的自联作用,以及能与白蛋白结合,这也带来了地特胰岛素血糖变异性更小,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的临床优势.因而,地特胰岛素已成为基础胰岛素治疗时的一种理想选择.......
作者:李强;郭琳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
- 2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食蟹猴糖尿病模型中胰腺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变化
- 3 肥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
- 4 对氧磷酯酶192Gln/Ar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5 老年稳定性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的临床研究
- 6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中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观察
- 7 长期应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逆转作用的研究
- 8 关注高血糖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关系
- 9 70例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 1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 1在糖尿病和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2 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2例临床分析
- 13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初步临床研究
- 14 健康人摄入土豆馒头、高粱馒头和小麦馒头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改变情况初探
- 15 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含量的变化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表达情况
- 16 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中糖基化终产物指标与血管生长因子水平作为胎盘血管病变和母婴结局指标预测的研究
- 17 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变异的研究
- 18 中国汉族肥胖人群IRS-2 G1057D多态性筛查
- 19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 20 茶多酚对大鼠心脏乳头肌收缩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