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新诊断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单药治疗.结果12周治疗后两组HbA1c、FPG、2HPG及体重均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明显升高(P<0.01),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脂谱明显改善(P<0.05)......
作者:叶潇;张倩;曹瑛;高方;胡晓静;付霞军;孟敏;李际敏;孙丹;薛耀明 刊期: 2012- 08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至2010年胰岛素应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近3年胰岛素在我院的应用及动态,为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依据WHO推荐标准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确定胰岛素的限定日剂量(DDD),针对用药频度(DDDs)、金额、日均费用(DDDc)并结合HbA1c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胰岛素DDDs、销售金额逐年递增,胰岛素占降糖西药比例逐年加大,而HbA1c水平逐年递降.短效、预混、中效胰岛素DDDs居前3位,日均费用低于8.5......
作者:李子凤;刘瑞凝;张海燕;邵坤宁 刊期: 2012- 08
-
茶多酚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 PPAR-γ 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茶多酚(TP)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实验性肥胖SD大鼠模型.给予TP干预10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blot、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PPAR-γ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P组大鼠FPG、TG、TC、LDLC、FFA、HOM......
作者:夏燕萍;陈刚;俞茂华 刊期: 2012- 08
-
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小鼠肝细胞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脂喂养(HF)组和白藜芦醇干预(HF+Res)组.检测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及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mRNA的表达.结果HF+Res组肝细胞脂肪变较HF组减轻,同时PPARγ、FABP表达下降(P<0.01).结论白藜芦醇改善NAFL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PPARγ、FABP基因表......
作者:刘爱林;陈璐璐;张皎月;郑涓;袁志军;冯爱桥 刊期: 2012- 08
-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是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来源的氯氧化剂次氯酸作用于蛋白质而形成的蛋白质氧化交联产物.AOPP通过选择性氨基酸残基的修饰、某些特异性氨基酸含量的改变、双酪氨酸、蛋白羰基和戊糖素的形成等,对细胞和组织产生广泛的作用,包括由于蛋白质生化和结构改变导致的生物功能受损或丧失、通过对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与受体相互作用对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而产生促炎症作用等.AOPP与DN关系密切,通过对......
作者:白坤昊;闫菲菲;祝火盛;龙海波;牛红心 刊期: 2012- 08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例
一男性患者诊断为T2DM、肥胖症、高血压、混合型高脂血症,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体重、糖脂代谢指标进行比较,提示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可有效降糖,减轻体重,减少低血糖,改善血脂、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黄融;刘伟;周峘 刊期: 2012- 08
-
DPP-4抑制剂保护 β 细胞功能的作用
胰岛β细胞受损是T2DM发病的关键因素.β细胞受损包括分泌功能受损和数量减少.新诊断T2DM后及早使用DPP-4抑制剂可有效保护β细胞,甚至逆转β细胞分泌功能的丧失,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
作者:邹大进 刊期: 2012- 08
-
江苏20岁以上人群两种标准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调查江苏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情况.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体检行OGTT血脂检查等.结果(1)江苏省MS患病率按国际糖尿病联想(IDF)标准经2000年全国人口标化后为19.94%,男14.69%,女20.78%;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标化后总患病率为15.41%,男19.56%,女12.21%(2)IDF标准农村MS患病率23.08%,城市23.24%;CDS标准农村18......
作者:朱红;曹长春;毕艳;胡云;沈山梅;童国玉;邹会玲;朱大龙 刊期: 2012- 08
-
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及生化特征,并探讨血尿酸(SUA)与MS之间的关系.方法2009年4~10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的宁夏职业人群MS流行病学基线调查人群中,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MS病例组687例,对照组1357例.对两组SUA水平及异常率,以及MS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SUA与相关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MS组分组SUA的水平,观察分析SU......
作者:赵海萍;宋辉;刘贺荣;陈楠;叶敏;陈莉莉 刊期: 2012- 08
-
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T2DM患者血浆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F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中性胰岛素(NPH)治疗组,比较两组在治疗0,3,6,12个月时血浆HbA1c、FIGF-1、IGFBP-1、VEGF浓度及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次数.结果甘精胰岛素治疗组HbA1c、VEGF在治疗后6......
作者:阮义生;王勇;鲁爱华;胡小秀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SPARC在db/db小鼠肌肉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观察
- 2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特征
- 3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 4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 5 microRNA与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的关系
- 6 胰岛素自身抗体影响胰岛素测定及作用的临床及试验分析二例报道
- 7 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和非糖尿病者骨骼肌的胰岛素信号传导
- 8 实验性应激对中国地鼠血糖增高的中枢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
- 9 正在进行哪些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
- 10 广州市15岁以上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 11 血清胆碱酯酶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 12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 13 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血糖的治疗经验
- 14 山东省2型糖尿病与2号染色体遗传位点相关性的探讨
- 15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促心肌素-1水平
- 16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与能量代谢参数的关系
- 17 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伴肾病患者尿内皮素排泄的影响
- 18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血糖强化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 19 罗格列酮对葡萄糖胺诱导的HIT-T15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罗格列酮保护作用
- 20 饮食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