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年第4期文章
  • 糖尿病足溃疡转归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1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0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愈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贫血、溃疡深度、感染、骨髓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坏疽和血流灌注是影响愈合的危险因素(P均<0.05).回归分析示骨髓炎、血流灌注、坏疽是影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不存在坏疽、骨髓炎和缺血的27例患者溃疡愈合情况研究发现,合并感染的溃疡......

    作者:郝兆虎;王鹏华;褚月颉;李雪梅;郑志魁;逯海波;丁群;孟树优 刊期: 2010- 04

  • 糖尿病甲真菌病患者血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研究

    目的探讨在甲真菌病合并糖尿病情况下,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及真菌菌种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对53例甲真菌病患者、51例甲真菌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9例糖尿病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血IL-1β、IL-6和TNF-α含量测定,并对甲真菌病及甲真菌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真菌病常见菌种构成进行比较.结果甲真菌病组血清IL-1β、IL-6......

    作者:牛云彤;李少平;沈继春;林春玲;徐海环;石娜;董雪梅 刊期: 2010- 04

  • 短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及联合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及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对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短病程T2DM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73例的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23例)、CSII联合二甲双胍(CSII+Met)组(26例)、CSII联合吡格列酮(CSII+Pio)组(24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

    作者:王宪斌;白然;巴颖;杨郁;王浩;冯然;杜建玲;李昌臣 刊期: 2010- 04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水平的变化.方法44例T2DM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测定血清Hcy、VitB12、FA水平.结果口服二甲双胍半年后,血清VitB12、FA水平下降,Hcy水平升高,其升高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VitB12、FA下降相关.结论二甲双胍口服半年可降低T2DM患者VitB1......

    作者:鞠海兵;舒子正;宋洁;陈志娟;孙晓娟 刊期: 2010- 04

  • 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研究

    目的研究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分离纯化犬骨髓MSC,予EGF、bFGF和β细胞调节素、尼克酰胺、B27添加剂诱导.双硫腙染色、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胰岛素分泌量测定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鉴定诱导前后的细胞功能.结果未诱导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诱导第2周细胞逐渐变圆,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Westernblot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

    作者:谢婷;欧阳建;陈军浩;王晶;刘勇;顾香芳 刊期: 2010- 04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高糖刺激肾系膜细胞连接蛋白43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分泌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高糖对系膜细胞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FN)分泌的影响,以及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用高糖作为刺激因子,泛素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MG132作为阻断剂,甘露醇作为渗透压对照,观察各组细胞间Cx43的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FN的含量.结果(1)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48h后,Cx4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MG132可部分逆转高糖......

    作者:顾峻菱;徐勇;马红艳;钟海花;史小玲;徐玲;杨军 刊期: 2010- 04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血浆PAI-1和tPA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DM)大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培哚普利联合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治疗组.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血浆PAI-1和tPA活性及PAI-1/tPA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大鼠血浆PAI-1活性和PAI-1/tP......

    作者:高璐;于德民 刊期: 2010- 04

  • 糖尿病30周大鼠胃肌间丛神经元尼氏体的变化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胃肌间丛神经元尼氏体的变化.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成模30周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糖尿病30周大鼠、中药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胃肌间丛神经元尼氏体.结果糖尿病30周大鼠胃肌间丛神经元尼氏体数量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中药治疗组数量较多,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30周大鼠胃肌间丛神经元尼氏体数量减少,显示神经损害;中药治疗组尼氏体数量较多......

    作者:陆英杰;连至诚;钟毅;赵自明 刊期: 2010- 04

  • 妊娠糖尿病悬而未决的问题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葡萄糖不耐受[1],包括妊娠中首次发生的糖尿病以及之前已患糖尿病但未确诊,妊娠后才被诊断的糖尿病.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研究已不少,但有关GDM的重要问题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原因是要找到未筛查或未治疗的对照组相当困难,同时也不符合伦理原则.本文就GDM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一概述.......

    作者:刘晓云;刘超 刊期: 2010- 04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缺陷导致高血糖的一种复杂多基因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因素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发病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异质性.......

    作者:丁晓慧;杨泽 刊期: 2010-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