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年第2期文章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纤维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359例,其中单纯T2DM(T2DM组)患者158例,依据腹部超声诊断NAFLD的T2DM(T2DM+NAFLD)患者201例,再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评分(NFS)分为0.676亚组(肝纤维化亚组).分别测定FPG、Fins、FC-P、HbA1C、血脂、肝功能、肾......

    作者:杨丽弘;廖鑫;张晗;阳琰;张琳;袁世英;高琳;李思成;廖玉兰 刊期: 2018- 02

  • 二甲双胍对自发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脂肪分解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不同周龄OLETF大鼠脂肪分解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OLETF大鼠分为OLETF未干预组和二甲双胍干预组,观察不同周龄OGTT(血糖+FIns)和FFA水平的变化.取附睾脂肪组织测定培养液中甘油释放量,Westernblot检测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磷酸化和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的表达.结果18周......

    作者:张婷婷;姚军;段玉敏;何金汗;袁振芳;张俊清;郭晓蕙 刊期: 2018- 02

  •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是否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展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TZ复制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9)、MG132治疗组(MG132组,n=9),MG132组从第9周起予MG132[0.1mg/(kg·d)]腹腔注射治疗糖尿病大鼠.同时设对照(Con组,n=9)组,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SnoN、第10号染色体......

    作者:王圆圆;张小欢;毛彦稳;刘玲伶;彭伟;刘慧铭;石明隽;肖瑛;张莹莹;郭兵 刊期: 2018- 02

  • 胰岛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干预对脂多糖刺激的单个核细胞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核转录因子KB(NF-K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影响,同时在细胞水平对PI3K/Akt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P-Akt进行监测,探讨胰岛素的抗炎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30例T2DM患者外周血各10ml,密度梯度法分离单核细胞,随机分5组进行干预培养,对照(Con)组、低浓度胰岛素100mU/L(L-Ins......

    作者:董倩兰;寇小妮;朱本章 刊期: 2018- 02

  • 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下调高迁移率核小体蛋白1/Toll样受体4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肾组织炎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健康小鼠25只,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余20只腹腔注射150mg/kg的STZ诱导建立T1DM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胰岛素治疗(INS)组、贝那普利治疗(BEN)组及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NS+BEN)组.8周后检测各组血糖、肾重/体重(KW/BW)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

    作者:俞佳丽;邓开慧;达静静;孙翼;李倩;董蓉;查艳 刊期: 2018- 02

  • 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认知功能改变及海马磷酸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Wnt3a和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T2DM大鼠早期认知功能改变及海马磷酸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p-NR2B)、Wnt3a和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n=20),糖尿病组(DM,n=20).Con组以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单次空腹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DM组以高脂高糖喂养8周诱导IR后腹腔小剂量注射STZ35mg/kg,3d后......

    作者:孙传峰;贾改丽;李传达;马益梅;徐霞;李军;曹红 刊期: 2018- 02

  • 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是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中的一员.研究发现,CTRP3不仅具有抗炎、减轻缺血损伤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抗IR,增加IS.本文就CTRP3与IR相关性疾病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程杨阳;张军霞 刊期: 2018- 0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移植的理想细胞,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骨关节病等.BMSCs通过增加患者体内胰岛素和C-P水平,使患者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即可良好地控制血糖.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了BMSCs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BMSCs移植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骨病等并发症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

    作者:李冉冉;陈亚斌;仓顺东 刊期: 2018- 02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胰腺次全切除术后糖尿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回顾性分析2002年我院收治的1例行近胰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性低血糖患者随访至今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儿系ABCC8基因突变所致的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病(KATp-HI),内科治疗无效,出生后12d行胰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术后24h血糖、胰岛素恢复正常,随访生长发育未受影响,学习成绩中等.术后第5年起反复低血糖发作;术后第7年出现糖耐量受损;术后......

    作者:高兰英;于宝生;王安茹;单晔 刊期: 2018- 02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基于肠促胰素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我国已有5种DPP-4抑制剂被批准上市.近年来,DPP-4抑制剂被国内外糖尿病治疗指南广泛推荐.由于老年人是T2DM主要患病人群,使用DPP-4抑制剂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本文进行文献检索及分析,旨在探索老年人使用DPP-4抑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谢婧;纪立伟 刊期: 2018-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