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女性绝经前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比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比较女性绝经前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75gOGTT将248例研究对象分为NGT、IGR及T2DM组.检测各组ox-LDL及其相关指标水平.结果T2DM和IGR组ox-LDL水平高于NC组,且绝经后ox-LDL高于绝经前.绝经前ox-LDL与同型半胱氨酸(Hcy)、LDL-C、FPG呈正相关(b=0.192、0.294、0.186,P=0.020、0.0......

    作者:陈海兰;高宇;葛晓春;宋娜;冯增斌;何建秋;刘畅;李丽慧;刘晓燕 刊期: 2015- 11

  • 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PN)水平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5年IDF的MS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MS组69例和非MS(Non-MS)组69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HMW-APN浓度;再根据血清HMW-APN水平三分位水平分为HMWAPN<1.36mg/L组、1.36mg/L≤HMW-APN<2.45mg/L组和HMW-APN≥2.46mg/L组,检测各组各项临床指标......

    作者:王苏;杨奇超;蒋丹;刘媛馨;俞淑琴;胡浩;孙文君;钱唯韵;王东 刊期: 2015- 11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与胰升血糖素、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的胱抑素C(Cys-C)与血清胰升血糖素、C-P的关系.方法选取无高血压的新诊断T2DM患者91例,检测血糖、HbA1c、血脂、Cys-C等,行100g馒头餐试验,测定各点血清胰升血糖素、C-P水平,对C-P、Cys-C、胰升血糖素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Cys-C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C-P(β=0.301,P=0.000)、餐后2h胰升血......

    作者:王国娟;胡国平;马维青;吕芳;吴德云;张强;孙春萍;刘皆 刊期: 2015- 11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糖尿病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T2DM组)50例和非糖尿病老年人(Con)组40例,另根据是否伴HHcy分为糖尿病合并HHcy亚组(H-DM)、单纯糖尿病亚组(NH-DM)、非糖尿病合并HHcy(H-Con)亚组及单纯非糖尿病(NH-Con)亚组,均口服阿司匹林1个月以上.通过血栓弹力图法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T2DM组Hc......

    作者:陈哲;苗莉;张鹏睿;潘永华;宁志伟;王广;徐援 刊期: 2015- 11

  • 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对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酮症起病糖尿病(KPD)患者BMI对胰岛素分泌和IS的影响.方法将131例自发KPD患者根据BMI分为体重正常(Con)组、超重(Ow)组和肥胖(Ob)组.比较3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并对其中50例进行随访,观察胰岛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Con组随访患者比较,Ob组随访患者治疗后HOMA-β差值[8.28(-1.65,33.50)vs3......

    作者:刘妮娜;潘天荣;杜益君;钟兴;王秀艳;程媛;郭延云 刊期: 2015- 11

  • 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α、β1亚基蛋白及mRNA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T2DM大鼠胸主动脉上大电导钙激活通道(BKCa)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60只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Con)组10只和模型(M)组50只.Con组予常规饲养,M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且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免疫印记法和RT-PCR测定胸主动脉BKca通道α,β1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8周、12周M组BKCaα亚单位蛋白在胸主动脉中的表达为(0.9......

    作者:荆文荣;崔传宝;吴知桂;于子浇;顾立;陈美娟 刊期: 2015- 11

  • 丹参酮ⅡA抑制波动性高糖诱导的雪旺细胞凋亡的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波动性高糖(IHG)所致的雪旺细胞(SC)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SC分为正常糖组(Con,5.6mmol/L)、稳定性高糖组(HG,50mmol/L)、IHG组(IHG,5.6~50.0mmol/L)、渗透压对照组(mannitol)及IHG加不同浓度TanⅡA(0.1、1、10μmol/L)组.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作者:孙连庆;王煊;李晓瑾;薛冰;赵珏;张婷婷;曲玲;陆菊明 刊期: 2015- 11

  • 沙格列汀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通路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DDAH/ADMA/eNOS)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F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0μmol/L的H2O2制备细胞损伤模型,以20μmol/L沙格列汀进行干预,观察24~72h,检测细胞上清一氧化......

    作者:韩白玉;卢岚敏;张丽萍;陈芳;殷钢;张勤颖 刊期: 2015- 11

  •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IGF-1/PI3K/Akt)通路在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平滑肌细胞中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2周(DM2W)组、模型4周(DM4W)组、模型6周(DM6W)组和模型8周(DM8W)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和小肠传输率确定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建立;......

    作者:张默函;姜京植;蔡英兰;朴丽花;金政 刊期: 2015- 11

  • 2型糖尿病骨骼肌和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的一项基本的功能是通过电子传递链的关键酶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并生成水和CO2.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会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导致一系列代谢异常.由于线粒体在骨骼肌和肝脏的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故本综述以骨骼肌和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例,阐述线粒体功能障碍对T2DM影响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

    作者:于雪颖;殷峻 刊期: 2015-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