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抵抗素和趋化素的变化和相关因素观察
目的研究抵抗素(Resistin)和趋化素(Chemerin)在新诊断的T2DM及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T2DM+MC)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T2DM及T2DM+M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新诊断的T2DM患者、T2DM+MC患者各50例,健康对照(NC)50名,各组再根据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各组血浆Resistin和Chemerin水平.结果新诊断的T2DM组、T2DM+MC组......
作者:吴卫平;房辉;田金莉;张雅中;张禾伟;许静 刊期: 2012- 01
-
血清胆碱酯酶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20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CHE、血脂、HbA1c等指标.结果有大血管病变或合并脂肪肝的T2DM患者血清CHE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或无脂肪肝患者(P<0.05或P<0.01);是否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肾病(DN),并不影响糖尿病患者血清CHE水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BMI、TG......
作者:王静;李启富;程庆丰 刊期: 2012- 01
-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值范围内的较高血谷丙转氨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簇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T2DM患者正常值范围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至2009年资料齐全的T2DM患者4744例,排除酒精、药物、肝炎等可能导致脂肪肝或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选取ALT在正常范围内(ALT≤40U/L)的4295例患者由低到高进行四分位分组(1组到4组),比较各组腰围、BMI、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bA1c、血脂、肾......
作者:齐婷;刘彦君;许樟荣;曹明君;王玉珍;杨小平 刊期: 2012- 01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NOX)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用TNF-α(4ng/ml)刺激HepG2细胞48h,建立IR细胞模型.蒽酮法测定细胞内糖原水平;DCFH-DA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blot观察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p-IRS1水平.结果TNF-α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细胞内糖原......
作者:李兰芳;陈临溪;郭玉;曹轩;喻翠云;唐国涛 刊期: 2012- 01
-
甘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LF)对T2DM大鼠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DM)、高剂量给药组(HLF)、低剂量给药组(LLF)、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给药组(CLF).分别以LF或溶剂灌胃,5周后检测实验大鼠的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及肝体比、肾体比和脂体比.结果高剂量LF(300mg·kg-1·d-1)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大鼠的FBG、TG、TC、LDL-C、FFA、TNF-......
作者:赵海燕;王勇;吴力武;马永平 刊期: 2012- 01
-
脂蛋白脂酶基因缺陷加重小鼠1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进展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缺陷对小鼠1型糖尿病(T1DM)肾病早期病变的影响.方法雄性LPL基因缺陷杂合子(LK)和野生型(WT)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1DM模型后4个月检测相应指标的改变.结果糖尿病组血糖、血浆TG及TC、肾重/体重比、肌酐清除率(Ccr)、24h尿白蛋白(UAlb)含量、肾小球表面积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LK组(DLK)与糖尿病WT组(DWT)相比,血......
作者:周晓琳;王兆红;王宇辉;沈蔷;张玲;管又飞;刘国庆;黄薇 刊期: 2012- 01
-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食物对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有益.本文就富含MUFA的饮食模式对血糖、血脂的相关作用,以及橄榄油对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屠越华 刊期: 2012- 01
-
糖尿病双下肢远端肌萎缩1例
糖尿病肌萎缩是一种少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下肢远端肌肉极少受累.本文报道了1例双下肢远端肌萎缩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尚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肾脏疾病均未出现,而突出表现为肌萎缩.通过继续良好控制血糖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后,下肢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其疗效尚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作者:张饰;谢云;韩丽萍 刊期: 2012- 01
-
代谢正常肥胖的研究进展
代谢正常肥胖(MH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肥胖亚群,以肥胖但高胰岛素敏感性为特征,占肥胖群体的20%~30%.由于某些保护机制存在,MHO人群与以往所说的“高危肥胖”人群,在临床表现、炎症、代谢谱、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截然不同,深入探索其代谢保护机制及临床参数的纵向变化对肥胖研究和卫生保健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保护机制、研究前景等方面全面概括MHO的研究进展,旨在推进科研及临床工......
作者:宋丹丹;邹大进 刊期: 2012- 01
-
饮食紊乱与糖尿病
饮食紊乱或饮食疾病是一组由于饮食行为扰乱引起一系列心理症状与体征为特点的临床疾病,近20年来糖尿病合并饮食紊乱已被重视.本文讲述了可以提示糖尿病患者饮食紊乱的症状及诊断指标,并指出了糖尿病合并饮食紊乱或饮食疾病的处理方法.......
作者:钱荣立 刊期: 2012- 01
动态资讯
- 1 基于云智能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血糖管理的效果研究
- 2 不同严重程度的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 3 超大剂量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成功抢救一例
- 4 从IGF-I受体亲和力论胰岛素类似物的长期安全性
- 5 非诺贝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6 OGTT 1小时切点血糖在筛查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中的临床意义
- 7 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分析
- 8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的效果观察
- 9 代谢综合征遗传学研究进展
-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C(-634)G多态性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11 胰岛素自身抗体影响胰岛素测定及作用的临床及试验分析二例报道
- 12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瘦素的表达及意义
- 13 限蛋白质摄入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
- 14 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变治疗方式的初步疗效观察
- 15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 16 胰岛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17 男性2型糖尿病人硫酸脱氢表雄酮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关系
- 18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改善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再评价
- 19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静脉注射对正常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 20 1型糖尿病自身抗原胰岛素瘤相关蛋白2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