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NLRP3炎性小体在2型糖尿病前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T2DM前期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6名正常糖耐量组(NC)、141例糖尿病前期组(PD)、30例T2DM组(T2DM)共207例研究对象.ELISA检测各组血浆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NLRP3、CASPASE-1、IL-1β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
作者:李红霞;谢晓敏 刊期: 2019- 01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46a在健康人群和T2DM及不同微血管并发症(DM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64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MA分为单纯T2DM组(n=80)和DMA组(n=184),DMA组患者再分为DR亚组(n=6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亚组(DPN,n=64)及DKD亚组(n=60).另选......
作者:闫永鑫;王国凤;尹冬;惠媛;徐宁;韩冠军;梁程程 刊期: 2019- 01
-
极低热量限制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研究T2DM患者给予极低热量限制(VLCR)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的变化,从代谢组学角度阐述短期VLCR改善T2DM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采集VLCR治疗前后10例T2DM患者的血浆代谢物谱数据.采用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PLS–DA法可成功区分T2DM患者VLCR前组与......
作者:杨雪;杨婉薇;徐金娣;徐书杭;陈国芳;刘超 刊期: 2019- 01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122例.按照DBIL四分位数分为Q1组(......
作者:王坤伟;黄新梅;吴跃跃;丁和远;徐炯;盛励;查兵兵;王芳;陈灶萍;孙田歌;喻明;刘军 刊期: 2019- 01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VEGF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佳木斯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80例,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MVC),每组40例.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NC),测定各组FPG、HbA1c、TG、TC等指标.ELISA测定血清ADMA和VEG......
作者:李丽疆;郭三敏;孙健;马明瑶;李相英;杨玉红 刊期: 2019- 01
-
异槲皮苷调节AMPK-TORC2磷酸化影响肝细胞糖异生的研究
目的观察异槲皮苷对肝细胞糖异生及关键酶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肝细胞糖异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以乳酸和丙酮酸为糖异生底物,予异槲皮苷干预、以二甲双胍阳性为对照,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糖异生诱导组(GN)、40μmol/L异槲皮苷组(40IQ)、80μmol/L异槲皮苷组(80IQ)、500μmol/L二甲双胍组(Met).GOD法测定上清葡萄糖浓度,Westernblot检测总AM......
作者:陈琳;陆明;申甜;谢秀英;徐碧林;雷涛 刊期: 2019- 01
-
吡格列酮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通过影响AMPK/PI3K/mTOR通路抑制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及吡格列酮治疗组(BG),每组各8只.DM组和BG组STZ腹腔注射复制T1DM模型,成模后第9周BG组予吡格列酮10mg/(kg·d)连续灌胃8周.16周末处死大鼠,取血清和处死前24h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
作者:刘慧铭;刘玲伶;周星丞;彭伟;张小欢;毛彦稳;任飞燕;王圆圆;张帆;张莹莹;石明隽;肖瑛;桂华珍;汤磊;郭兵 刊期: 2019- 01
-
糖尿病胃轻瘫发生过程中胃平滑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与氧化应激-AMPK-TSC2-mTOR通路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GP)发生过程中胃平滑肌组织LC3蛋白与氧化应激-AMPK-TSC2-mTOR通路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4周组(DM4w)及模型6周组(DM6w).检测各组大鼠胃平滑肌组织MDA、T-SOD、CAT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胃平滑肌LC3、AMPK、phospho-AMPK、phospho-TSC2、phosp......
作者:韩功帅;徐洪全;金政;张默函 刊期: 2019- 01
-
微小RNA调控胰岛β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胰岛β细胞数量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恢复胰岛β细胞数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目标.胰岛β细胞的增殖高峰期发生在胚胎后期和新生儿期.在特定条件下,如肥胖等,胰岛β细胞增殖是其再生的重要途径.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miRNA在妊娠期和糖尿病等各种生理和病理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miRNA在调控胰岛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翠莲;杨浩然;王绍文;阮庆国 刊期: 2019- 01
-
DDAH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实验的深入研究,糖尿病与基因的关系愈加显著.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作为水解人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主要酶,被证实其基因多态性影响ADMA的表达,与其有关的内皮功能损害是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故DDAH多态性变异可作为糖尿病风险的预测因子.本文对DDAH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张娴;石柔;杨丹;袁娜;韩睿 刊期: 2019- 01
动态资讯
- 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妊娠结局分析与产后随访研究
- 2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糖波动的关系
- 3 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中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 4 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存在的问题
- 5 胰岛素抵抗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加重PC1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研究
- 6 饮食紊乱与糖尿病
- 7 心脏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作用
- 8 基因与环境因素对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病变的致病效应
- 9 大豆纤维对STZ糖尿病小鼠血糖代谢及肝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 10 2007糖尿病足处置和预防实用指南
- 11 减少样本数的小模型测定单纯性肥胖和糖耐量受损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 12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注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
- 13 200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专题报道(二)
- 14 不同干预方式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影响的观察
- 15 小干扰质粒干扰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对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病人死因调查
- 17 2型糖尿病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及利拉鲁肽的应用优势
- 18 住院部药房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 19 药原性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一例
- 20 糖尿病时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和循环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