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第6期文章
  • PPAR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对T2DM患者有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汉族T2DM患者32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与Pro12Pro组比较,Pro12Ala组T2DM患者TC、LDL-C、瘦素(LP)水平和胰岛素抵......

    作者:赵露茜;许卫国 刊期: 2012- 06

  • 中国汉族人群中IRE1α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IRE1α基因多态性是否参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风险.方法本研究选取临床资料完整且无亲缘关系的汉族受试者共1448人.其中经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证实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共828例;无糖尿病的对照组620名.应用质谱法(MassArray技术)对IRE1α4个单体型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Haplotype-taggingSNPs)进行检测,观察人群的基因型分布,分析基因变异性与糖尿......

    作者:顾楠;马晓伟;张俊清;董爱梅;金萌萌;冯楠;郭晓蕙 刊期: 2012- 06

  • 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T2DM患者ACE基因缺失型(DD型)基因多态性和DN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ACEDD基因型与DN的相关关系.使用Cochrane协作组提供的Revman5.0.23软件合并DD基因型频率统计量PetoOR值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29个符合条件的病例对照研究,DN组2295例,非DN对照组2197例.结果示PetoOR值1.93[95%CI(1.68,2.23)......

    作者:贾海燕;文世林 刊期: 2012- 06

  •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失效后改用胰岛素治疗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失效后改用胰岛素治疗对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453例,分为治疗组(232例)和对照组(221例).治疗组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FPG在6mmol/L左右;控制饮食,每日摄入热卡25kcal/kg;每日快走或慢跑5km以上等.对照组口服磺脲类+双胍类+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跟踪随访8年,观察并记录......

    作者:陈树铭;陈景言 刊期: 2012- 06

  • 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Det组)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Gla组),治疗3个月.结果3个月后,两组HbA;c分别由8.8%、8.9%降至7.0%,FPG分别由11.2、10.9mmo/L降至6.2、6.1mmol/L,2hPG分别由13.6、13.8mmol/L降至8.1、8.2mm......

    作者:甄月巧;马运芝 刊期: 2012- 06

  • 加用甘精胰岛素对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

    目的研究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T2DM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T2DM患者61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中效胰岛素组,治疗期内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剂量不变,分别加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每晚睡前注射1次联合治疗,进行12周的观察.结果(1)两组HbA1c、FPG、2hPG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HbA1c、2hPG比较,差......

    作者:王宾;胡桂荣;何丽;孟红旗;党静;谢淑薏 刊期: 2012- 06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年龄>45岁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T2DM患者143例,以cIMT0.9mm为标准将其分为cIMT<0.9mm(IMT正常组)和cIMT≥0.9mm(IMT增厚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病程、早期肾病(MAU)所占比例、GFR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IMT增厚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MAU所占......

    作者:贾艳坤;韩丽萍;谢云 刊期: 2012- 06

  • 高敏C反应蛋白对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无高血压病史的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健康体检的101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FPG≥7.0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297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47.26±5.38)个月.结果基线hsC-RP水平增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增高(P<0,05).Cox风险模......

    作者:王剑利;王丽晔;高竞生;郑晓明;杨晓利;邢佳侬;吴寿岭;许绍中 刊期: 2012- 06

  • 高血糖对急性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105例,入院时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检测随机静脉血清葡萄糖,发病30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及高血糖对急性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入选的105例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中,61例......

    作者:李佐君;钟历勇;綦雯雯;王春雪;赵性泉 刊期: 2012- 06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LADA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其的防治水平.方法选取临床新诊断的LADA患者51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5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WHR、血压,并测定FPG、血脂、C-P、Ins、HbA1c,标准餐后2hPG、2hC-P.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LADA发病年龄范围较广,部分LADA患者体形......

    作者:孙胜花;宋钦华;刘海蔚;李大伟 刊期: 2012-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