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年第04期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胱抑素C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张会芬;杨宏秀;刘丽;袁宝军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 早期,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胱抑素C,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E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eGFR>60 ml/(min·1.73 m2)的 T2DM 患者430例,按 UACR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UACR<30 mg/g)165例、微量蛋白尿组(MA,30≤ UACR< 300 mg/g)155例及大量蛋白尿组(HA,UACR≥300 mg/g)110例.另选门诊健康体检者175名为正常对照组(NC).检测各组血NGAL、Cys-C及UACR、NAG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NC组比较,NA组NAG、NGAL升高,MA组NGAL、Cys-C、UACR、NAG也升高(P<0.01).与NA组比较,MA组NGAL、UACR、NAG升高(P<0.01).HA组各项指标较其他组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UACR与NAG、Cys-C、NGAL均呈正相关(r为0.583、0.569、0.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UACR是EDN独立的风险因素.UACR、NAG、Cys-C、NGAL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973、0.864、0.778、0.759,单项检测NAG敏感性高(90.2% ),Cys-C特异性大(94.5% ). 结论 4种标志物与EDN密切相关,Cys-C、UACR是EDN独立的风险因素;NAG是早于尿白蛋白出现的反应肾小管间质损伤非常敏感的指标;NGAL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标志物与EDN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发生发展重要的动态监测指标.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大(敏感性97.4%、特异性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