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关系的观察

    目的:观察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188例及正常对照(NGT组)组190名,测定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以葡萄糖刺激后3~5min急性胰岛素反应(AIR3~5)表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DM组25(OH)D和AIR3~5均低于NGT组[25(OH)D:(14.70±9.......

    作者:阳琰;高琳;李显文;张晗;陈其荣;王茜 刊期: 2015- 04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经皮氧分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经皮氧分压(TcPO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住院患者622例,根据SUA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和正常SUA(T2DM)组,比较两组TcPO2初始值、稳定值、稳定值与初始值的差值、抬腿初始值及抬腿大值的差异,分析SUA与TcPO2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HUA组左、右侧TcPO2初始值及稳定值低于T2DM组[初始值:左(34.05±13......

    作者:张文礼;马建华 刊期: 2015- 04

  • 不同界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bA1c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251例研究对象行75gOG‐TT,测定不同时段血糖、血清胰岛素、C‐P水平,并测定HbA1c及临床生化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佳界值,并分组比较。结果本研究中,HbA1c诊断T2DM的佳界值为7.05%。与HbA1c≥7.05%组0.5hC‐P[(1.93±1.11)vs(1.23±0.78)ng/ml......

    作者:王彦文;李军;李思源;张震 刊期: 2015- 04

  • 糖化血红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bA1c与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年龄≥18岁常住居民600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研究对象平均HbA1c(5.79±1.01)%。随HbA1c水平升高,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FP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和MS者比例呈升高趋势[85(24.15%)vs85(47.75%)vs46(65.71%);199(56......

    作者:许敏锐;周义红;强德仁;石素逸;秦晶;钱珊 刊期: 2015- 04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肥胖T2DM患者血浆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合并超重/肥胖(T2DM+OB/OW)组、单纯T2DM(T2DM)组、糖调节正常合并超重/肥胖(OB/OW)组及正常对照(NC)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浓度;ELISA检测血胰岛素含量;比色法检测血脂四项及HbA1c水平;Westernblot检测Glut1、......

    作者:尚军洁;董坤伦 刊期: 2015- 04

  • 利拉鲁肽与沙格列汀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利拉鲁肽与沙格列汀对肥胖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BMI>28.0kg/m2的T2DM住院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和沙格列汀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4周,检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利拉鲁肽组和沙格列汀组治疗后BMI、SBP、DBP、FP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降低[(25.32±2.68)vs(28.99±3.21)kg/m2,(27.20......

    作者:范晓霞;刘学良;罗玮;姚勇利 刊期: 2015- 04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肥胖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62例和体检者38名,根据BMI分为T2DM合并肥胖(T2DM+Ob)组26例、单纯T2DM组36例、单纯肥胖(Ob)组18例及正常对照(NC)组20名,比较各组血清SF、Hcy、FPG、FIns、TC、TG、FF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SF和......

    作者:吴乃君;魏剑芬;金秀平;盛佳曦;王颖;陈冬 刊期: 2015- 04

  • 控制血糖对新诊断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诊断腹型肥胖T2DM患者胰岛α、β细胞的功能及控制血糖对其的影响。方法148例新诊断T2DM患者分为腹型肥胖(AO)组和非腹型肥胖(NAO)组,分别于控制血糖1周前、后行100g馒头餐试验,检测0、30、60、120、180min血糖、C‐P和胰升血糖素(Glu)。结果治疗前后,各时点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组治疗前和治疗后C‐P曲线下面积......

    作者:胡国平;马维青;吕芳;王国娟;陶存武;孟梅;吴德云;孙春萍;司玮;张强;刘皆 刊期: 2015- 04

  • 成年鼠糖尿病自发康复时胰岛β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成年鼠糖尿病康自发复时胰岛β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方法建立自发康复糖尿病成年小鼠模型。在糖尿病自发康复过程中,以流式细胞术分选其胰岛β细胞,通过mRNA差异显示法研究胰岛β细胞基因差异表达,以免疫荧光双标显示其蛋白差异表达。结果在糖尿病自发康复过程中,以mRNA差异显示法在胰岛β细胞内共检出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雄激素受体(AR)在糖尿病严重时低表达甚至不表达,在糖尿病康复过程中表达增......

    作者:梁同衍;王丽红;周生伟;杜红梅;李如江 刊期: 2015- 04

  • 2型糖尿病对OLETF大鼠不同器官胶原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T2DM对OLETF大鼠不同器官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造模成功的T2DMOLETF大鼠(DM组)16只和同系LETO鼠(NC组)12只,分别采集皮肤、肝脏、股骨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原蛋白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皮肤、股骨组织胶原纤维减少,肝脏胶原纤维增多。DM组每克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149.9±18.4)vs(266.......

    作者:王会敏;梁玉 刊期: 2015-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