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糖尿病防控技术--2016北大糖尿病论坛会议通知

    尊敬的糖尿病及相关学界各位同道: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2016北大糖尿病论坛(下称‘论坛’)”将于2016年5月6~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从事糖尿病防治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出席本次论坛。......

    作者: 刊期: 2015- 12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利格列汀联合口服药降糖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10月收治的140例新诊断T2DM患者分为利格列汀组(利格列汀+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组(格列吡嗪+二甲双胍),各70例,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FPG、2h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及HbA1......

    作者:李玉捷;崔洪臣;孙承军 刊期: 2015- 12

  • 利拉鲁肽治疗不同2型糖尿病病程肥胖/超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治疗不同T2DM病程肥胖/超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口服降糖药物(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超重T2DM患者78例,分为病程≤5年组和病程>5年组。两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HbA1c[病程≤5年组:(8.61±0.76)%vs(7.21±0.58)%;病程>5年组:(8.84±1.07)%......

    作者:杜益君;潘天荣;钟兴;刘妮娜;张萍 刊期: 2015- 12

  • 利拉鲁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素-1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目的:了解利拉鲁肽对新诊断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38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分为无AS(Non-AS,CIMT≤0.9mm)组22例和AS(CIMT>0.9mm)组16例,均经利拉鲁肽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ET-1、NO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ET-1、NO水平改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

    作者:许慕蓉;张群慧;陈明卫;张楠;夏同佳;张超学;方朝晖;章秋;王佑民 刊期: 2015- 12

  • 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与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DPP-4抑制剂治疗,随访1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糖及生化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9.02±1.11)vs(7.14±1.4......

    作者:李忠文;陈红梅;陈重;傅晓莹;裴剑浩 刊期: 2015-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