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及文献复习
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LD)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效果不确切.本病发病率低,无相应的诊治指南,易被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我院诊治的1例严重而且典型的NLD病案,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归纳,旨在提高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免误诊和漏诊,并探讨可能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炜;高陈林;徐玲;蒋岚;朱建华;万沁;徐勇 刊期: 2014- 08
-
对脂肪胰的研究
脂肪胰以胰腺脂肪浸润或胰腺脂肪变性为主要表现,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或共识.组织学检查是脂肪胰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MRI、CT和腹部超声均能发现替代胰腺实质的脂肪组织,超声内镜(EUS)对脂肪胰的诊断具有一定优势.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脂肪胰与肥胖、T2DM、MS等疾病有关,胰腺脂肪变性的胰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胰腺手术后的胰瘘,提示脂肪胰在以上疾病......
作者:贾国瑜 刊期: 2014- 08
-
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DPN患者(DPN组)76例、T2DM未合并DPN患者(T2DM组)70例以及正常对照者(NC组)50名.采用ECLIA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3组间比较.结果DPN组25(OH)D水平(30.55±8.95)nmol/L低于T2DM组(58.86±15.79)nmol/L和NC组(60.10±6.......
作者:肖凌凤;李文娟;孟利平;王翠平 刊期: 2014- 08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Treatment)组和对照(Con)组,每组各30例.Con组口服甲钴胺;Treatment组口服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reatrent、Con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60±2.81)vs(2.39±1.90)分,(......
作者:邢清;母义明;陈康;巴建明;欧阳金芝;杨国庆;谷伟军 刊期: 2014- 08
-
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各30例.共观察4周.治疗开始和4周时测定血生化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每日行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RS)评估,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计算两组治疗4周时疼痛缓解≥50%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P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主要终......
作者:林夏鸿;陈晓毓;周竟雄;吴晓鸿;黄银琼;林家煜;李希圣;施亚雄;郭春苗 刊期: 2014- 08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219例,其中T2DM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T2DM组)117例,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组)102例,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47名,检测各组血清Cys-C水平.结果DPN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NC、T2DM组(P<0.05),T2DM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肾小球滤过率......
作者:陈兰英;郑芬萍;李红 刊期: 2014- 08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T2DM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102例,根据DPN诊断标准分为DPN组60例和单纯T2DM组4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97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对各组BDNF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单纯T2DM组和NC组比较,DPN组BMI、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
作者:葛丹;任建功;陈白帆;罗晖;胡雪剑 刊期: 2014- 08
-
基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选择适宜的起始胰岛素治疗
在T2DM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减少和IS减弱的问题.不同种族人群的胰岛素分泌和IS缺陷呈现不同特征,中国T2DM患者更突出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且以早相分泌缺陷为主,血糖异常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针对中国T2DM患者的上述特点,应适时起始胰岛素治疗,并给予可同时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和早相分泌缺陷的治疗.多项随机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表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30(BIAsp3......
作者:孙侃 刊期: 2014- 08
-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甲双胍自1957年问世,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当前全球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有多种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在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以及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无论对于血糖控制,还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其都有明确的临床证据.因此,该药已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作者:母义明;纪立农;宁光;李光伟;单忠艳;李焱;孙子林;李延兵;赵家军 刊期: 2014- 08
-
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及与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将T2DM患者1342例分为UAlb/Cr<30mg/24h组108例、UAlb/Cr30~299mg/24h组1042例和UAlb/Cr≥300mg/24h组192例进行比较,分析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结果1342例患者中,UAlb异常率92.0%.UAlb/Cr30~299mg/24h、UAlb/Cr≥300mg/2......
作者:张莲;蔡永红;赵津;王金磊;赵克中;张艳;刘建峰;韩瑞红;邹万英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糖尿病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 2 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型
-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评价
- 4 过氧钒烟酸络合物(POR)逆转Zucker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5 北京市代谢手术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临床诊疗规范(征询意见稿)
- 6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高脂喂养SD大鼠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影响
- 8 胰腺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实验研究
- 9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度影响因素分析
- 10 血糖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 11 我国正常糖耐量人群糖化白蛋白的参考范围
- 12 我国苗族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与HLA-DR基因频率的相关性研究
- 13 2型糖尿病合并盆腔脓肿及脑脓肿1例
- 14 宫内发育环境与成年期糖代谢关系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15 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和非糖尿病者骨骼肌的胰岛素信号传导
- 16 重组人胰岛素30载
- 17 肾上腺髓质素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18 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2例临床分析
- 19 <埃伦堡-里弗森糖尿病学(第五版,英文影印版)>2001年1月出版
- 20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