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糖尿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第7期文章
  • 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变化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将4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HHS组24例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T2DM组22例无急性并发症T2DM患者,有效血浆渗透压(POP)均低于310mmol/L.分别监测各组的心肌酶,分析HHS组患者的心肌酶与血糖、血Na+、血UA、POP的关系.结果(1)HHS组心肌酶各指标均明显高于T2DM组(P<0.05,P<0.01).(2)......

    作者:高洪蛟;李显文 刊期: 2012- 07

  • 糖化血红蛋白两种床旁检测方法性能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HbA1c床旁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通过对已发表的两种HbA1c床旁检测方法(POCA,POCB)与两种中心实验室仪器(CentralX,CentralY)验证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到两种HbA1c床旁检测仪器与中心实验室仪器相比的不精密度(CV%)、偏倚(Bias%),并将其与质量要求进行比较.结果POCA测定HbA1c在6.0%和10.4%浓度水平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3.8%、3.7......

    作者:王薇;杨雪;胡丽涛;王治国 刊期: 2012- 07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相关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以HbA1c作为评价血糖控制状况的指标所反映T2DM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对52例T2DM患者行72h动态血糖监测,按HbA1c值分为<7.0%(A组)、7.0%≤HbA1c<10%(B组)、≥10%(C组).结果(1)3组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早餐后高血糖曲线下面积、夜间低血糖曲线下面积、早餐及午餐后高血糖持续时间、夜间低血糖持续时间、三餐前后血糖漂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吕肖锋;周淑晶 刊期: 2012- 07

  • 新型口服降糖药DPP-4抑制剂:从胰岛α细胞看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

    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升糖素是升高血糖的重要激素之一.GLP-1参与机体血糖的稳态凋节,其机制包括抑制胰岛α细胞的胰升糖素分泌.然而,体内的GLP-1极易被DPP4所降解.DPP-4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DPP-4的活性,减少内源性GLP-1的降解,可作为治疗T2DM的一类新型药物.......

    作者:洪天配 刊期: 2012-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