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FOXC2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前景展望
FOXC2转录因子属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家族,在人体中可调节脂肪细胞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FOXC2可能是肥胖和IR的候选基因.近年来,FOXC2在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信号通路调控FOXC2的表达,从而挖掘FOXC2在代谢病方面应用潜力的研究尤其少.本文就FOXC2的信号调节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胡怡;陈思娇;宋今丹 刊期: 2009- 12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LADA组24例,经典1型糖尿病(T1DM)18例,健康对照(NC)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三组入选者T细胞表面分子CD4、CD8,以百分比表示各表面分子阳性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测空腹C肽(FC-P)和糖负荷后2hC肽(2hC-P).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应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
作者:石昌红;管庆波;高聆;赵家军 刊期: 2009- 12
-
mTOR/S6K1信号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TOR及其下游效应因子S6K1在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组).后者喂养14周后建立IR模型.检测两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葡萄糖耐量,显微镜下观察胰岛形态学变化;检测骨骼肌中mTOR和S6K1mRNA的表达,以及mTOR、S6K1和其磷酸化水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IR症状,......
作者:苑红;牛燕媚;刘彦辉;苏照鹏;李慧阁;傅力 刊期: 2009- 12
-
沙奎那韦致大鼠INS-1细胞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HIV-1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对大鼠INS-1细胞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INS-1细胞经10μmol/L沙奎那韦处理48h后,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MTT试验评估沙奎那韦对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测定100nmol/L胰岛素刺激的细胞裂解产物中的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含量及其磷酸化,免疫酶标法测定20mmol/L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量,并用细胞内DNA含量标......
作者:周嘉强;郑芬萍;吴芳 刊期: 2009- 12
-
TCF7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TCF7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无血缘关系江苏地区汉族人1535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T2DM)、糖耐量减低组(IGT)和正常糖耐量组(NGT),LDR法检测TCF7L2基因rs7903146(C/T)及rs12255372(G/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1)T2DM、IGT组rs7903146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NG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娄青林;卞茸文;解雨春;顾刘宝;夏晖;欧阳晓俊;莫永珍 刊期: 2009- 12
-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的多态性与T2DM及其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提取全血DNA,PCR扩增VDR基因,FokI酶切扩增产物,检测大连地区T2DM合并AS者(AS组),DM非AS者(non-AS组)及健康对照者(NC组)的基因型.应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VDR基因变异对T2DM及合并AS的影响.结果(1)VDR基因FokI酶切位点各基......
作者:白然;刘敏;杜建玲;邢倩;刘赢;孙丽鹏;李昌臣 刊期: 2009- 12
-
关于开展有关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研究征文的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9- 12
-
锡林浩特市蒙汉两族城镇职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探讨锡林浩特市蒙汉两族城镇职工代谢综合征(M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锡林郭勒盟医院体检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其中的1007名蒙古族、汉族职工计算MS患病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S危险因素.结果蒙古族MS粗患病率34.3%,汉族24.6%,蒙古族高于汉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喜欢吃肥肉、年龄增加(OR值分别为2.18、1.92、1.04)是蒙古......
作者:严俊霞;乌云高娃;吴和平;张青;郭秀芳;黎琴;王培玉;刘爱萍 刊期: 2009- 12
-
北京地区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患病率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差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05-2007在北京地区选取35~70岁城市和农村人群5723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北京地区MS粗患病率为25.0%,年龄标化后,城市人群MS患病率为23.6%,农村为21.0%;(2)腹型肥胖、高血糖、血压异常、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城市人群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9.3%,31.3%,53.3%,......
作者:陈涛;李卫;胡泊;李印东;李东;田秀珍;王杨;孙毅;刘冰 刊期: 2009- 12
-
糖尿病治疗的曙光——GLP-1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在2008年的第68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Banting奖得主DeFronzo提出,将糖尿病的治疗聚焦于HbA1c是不够全面的,糖尿病的治疗应该包含3个方面的概念: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以纠正多种病理生理缺陷;应该基于已知的病因进行包括降糖在内的多种治疗;如果进行性的β细胞衰竭可以被阻止,就必须在糖尿病自然史的更早期开始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应该与安全有效的降糖同等重要.自此,以肠促胰岛素为基础......
作者:李春霖 刊期: 2009- 12
动态资讯
- 1 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的病理生理学与治疗对策
- 2 ORIGIN试验使用甘精胰岛素或标准药物降糖治疗时发生非严重和严重低血糖的预测因素
- 3 不同糖耐量状态孕妇胰岛β细胞功能与产后转归的研究
- 4 乌鲁木齐空腹血糖受损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 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变化
- 6 应用血管内超声对内源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关系的研究
- 7 糖尿病肾病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 8 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 9 血红素加氧酶1在高糖和糖基化终产物致人单核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 10 强化降糖,任重道远
- 11 持续6年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观察
- 12 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在高脂高糖诱导的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 13 PPARγ2Pro12Ala基因多态性对罗格列酮干预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效果
- 14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
- 15 瘦素、胰岛素对OLETF大鼠心肌细胞GluT-4含量的影响
- 16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检测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对于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机制中的作用
- 17 磺脲类受体1基因16-3c/t多态性与格列齐特降糖疗效的关系
- 18 硝基酪氨酸在糖尿病大鼠胰岛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的干预作用
- 19 软脂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20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尿白蛋白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