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3个技巧助你论文发表顺利!

时间:2024-12-19 11:11:18

在学术论文发表的征途上,每位研究者都渴望自己的心血结晶能够顺利被期刊接受并刊发。除了论文本身的质量之外,与编辑部的有效沟通也是确保论文顺利通过审查、提高录用几率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详细探讨如何与期刊编辑建立良好沟通,以促进论文的顺利发表。

一、明确沟通时机

1.投稿前的咨询

在决定向某期刊投稿前,进行初步咨询是明智的选择。了解该期刊的定位、审稿周期、影响因子以及近期关注的热点话题等,能帮助你判断论文是否适合该期刊,从而提高录用的可能性。此时,可通过期刊官网或邮件方式联系编辑部,提出你的疑问和顾虑。

2.收到确认通知后

提交论文后,通常会收到期刊发送的确认通知,包括稿件编号等信息。如果在此阶段有任何关于稿件处理流程的疑问,应及时与编辑部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3.同行评审阶段

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未收到评审结果或需要补充材料,可适当与编辑部联系,询问进度并表达你对论文的重视及期待。但需注意,不宜频繁打扰,以免引起反感。

4.修改稿提交后

根据评审意见修改论文后,再次提交时应附上详细的修改说明,并通过邮件等方式告知编辑部,以便他们及时处理你的修改稿。

二、掌握沟通技巧

1.礼貌用语

无论是初次联系还是后续沟通,都应保持礼貌和尊重。使用“您好”、“请问”、“谢谢”等礼貌用语,展现你的专业素养和诚意。

2.明确主题

在邮件或信件中,应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你的联系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冗长的背景介绍或无关内容,让编辑能快速抓住重点。

3.清晰表述

对于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结论等关键信息,要进行清晰、准确的表述。如果涉及专业术语或复杂概念,可适当解释,确保编辑能够理解你的意图。

4.提供必要材料

根据期刊要求,及时提供投稿时遗漏的材料或补充文件。这些材料可能包括版权转让协议、利益冲突声明、伦理审查证明等。确保所有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加快审稿进程。

5.积极回应

当编辑或审稿人提出问题或建议时,应积极回应并表示感谢。对于合理的修改意见,要认真考虑并作出相应调整;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误解,可礼貌地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建立长期关系

1.持续关注

即使本次投稿未能成功,也应持续关注该期刊的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这有助于你了解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审稿标准的变化,为未来的投稿做好准备。

2.积极参与

如果有机会参与期刊组织的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应积极参与并与编辑和其他作者交流。这不仅可以扩大你的学术影响力,还有助于与编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3.反馈意见

如果你对期刊的审稿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可以通过适当渠道向编辑部反馈。建设性的反馈有助于期刊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展现了你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抄袭:在论文撰写和投稿过程中,务必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坚决杜绝抄袭行为。一旦被发现抄袭,不仅会影响你的学术声誉,还可能导致论文被拒稿或撤销发表资格。

  • 保护隐私:在与编辑部沟通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避免透露过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研究数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风险。

与期刊编辑部的沟通是一个需要细心和策略的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及注意相关事项等措施的实施,你可以有效地提高论文的录用几率并促进其顺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