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单位: 教育部
出版部门: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44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主办单位:教育部
- 国际刊号:11-5449/R
- 国内刊号:11-5449/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介绍 《中国糖尿病杂志》为1993年创刊,由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2003年改名为《中华糖尿病杂志》,变更主管为国家科协,主办为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的、进入中华医学会所办医学杂志系列;因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缘故,本刊的管理与医学会对杂志的管理体系无法匹配,相应的变更手续仍无法进行下去。为此,自2006年《中国糖尿病杂志》暂且退回变更《中华糖尿病杂志》前的情况,以待科技期刊体制的全面改革。退回后的《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仍是我国糖尿病专业唯一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是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指标也同样不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为月刊,以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方面工作的医、教、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的各级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报道糖尿病专业及相关领域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题,并相应介绍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所刊文章强调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特别注重临床论著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及对有关医务人员的参考价值,并在报道最新基础研究的同时,指导更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论著、短篇报道、文献综述、讲座、临床病理(例)讨论、病理报告、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学术活动通知、学术会议纪要、新医新药研究、科研最新动态、专业书刊评价及消息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和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因此本刊已成为医药卫生界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和临床医生的必备期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科技期刊发行量持续下降,本刊以其实用性、指导性、大信息量和灵活的办刊方式等特点,在相关专业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影响力,科技部情报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283,在科技期刊内科学类里排名第二,发行量一直保持在2万余册,为科技类期刊中的较高水平。 刊号:ISSN1006-6187/CN11-5449/R,邮发代号:82-623。
1.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400字符,短篇论文不超过4500字符、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符(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文题力求简明、醒目,不超过20个汉字。
2. 作者作者姓名及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其后不再作更动;如有外籍作者,应附该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须用其单位信纸)。课题内容若在国外实验室完成,需附该实验室出具的同意发表证明。
3. 摘要与提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在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300个实词左右)。短篇论文附中、英文提要。中文提要在100字以内,英文在60个实词左右。
4.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关键词中所列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
5. 医学名词以1989年以来由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学名,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品词汇》和《中国药品通用名词》中的名称,不用商品名。
6. 图表应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连续编码,图表的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并以中文标明非公知公用的英文缩写。图表及照片要求少而精,不要表和图重复同一内容,文中应避免重复叙述图、表中的数据。照片背面要写明稿号、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表的题目和内容,均用中、英文对照书写。病理照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附图要给清晰的原始照片,不接受复印件。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如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
7. 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注意单位名称与符号不可混用。血压的计量单位使用毫米汞柱。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文章中涉及的新药介绍,必须注明药物批准号或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8. 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应写作15%~35%、(45.2±0.4)%。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3cm×4cm×5cm。
9.统计学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一般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对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者,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用“差异有显著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
10.缩略语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出中文全称,以括号注出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
11.参考文献按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引用专著须写明版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举例:
1欧阳玲莉,周智广,彭健,等.雷公藤多甙治疗LADA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79.
2Harding AH, Sargeant LA, Welch A, et al. Fat comsumption and HbA1c levels. Diabetes Care,2000,24:19111916.
3钱荣立. 胰岛激素与抗糖尿病药物.见:杨藻辰,主编.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731296.
4Karam JH. Hypoglycemic disorders. In:Greenspan FS, Gardner DF, eds. Basic & clinical endocrinology. 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00.699715.
12. 基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应在首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并附寄基金证书复印件。
13. 来稿应一式2份,按每页29行×35字单面隔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楚。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等项。为加快稿件处理进程,请注明联系方式(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单位科室、电话和Email)。
中国糖尿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糖尿病杂志发文量
中国糖尿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
第三届北京国际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纪要
第三届北京国际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于2007年7月14~16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解放军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来德王子医院糖尿病中心、《糖尿病之友》杂志社、《中国糖尿病杂志》社主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协办.......
作者:王玉珍;许樟荣 刊期: 2007- 11
-
大鼠胰岛细胞与睾丸支持细胞联合微囊化的体外功能研究
将大鼠胰岛细胞和Sertoli细胞联合微囊化后培养11天,胰岛细胞和Sertoli联合微囊化组的胰岛功能明显好于胰岛Sertoli细胞分别微囊化的共同培养组及胰岛单独微囊组(P<0.05).......
作者:李传乐;单世光;李强 刊期: 2006- 03
-
贵阳市成人血脂异常的特点
目的调查贵阳市20岁以上成人居民血脂异常的特点.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测定1514名调查对象的TG、TC、HDL-C及LDL-C.结果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9.2%,男、女分别为58.8%、42.3%.低HDL-C患病率高,为31.4%;高TG、高TC及高LDL-C患病率分别为21.1%、7.3%及5.9%.30~50岁中青年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性别、年龄、WC、B......
作者:张淼;彭年春;张巧;时立新;杨艳娜;郭毅飞 刊期: 2012- 06
-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年第9卷主题词索引
......
作者: 刊期: 2001- 06
-
葡萄糖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联合刺激对人单核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糖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联合刺激对人单核细胞THP-1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5mmol/L葡萄糖、100μg/mlAGE和二者联合刺激THP-1,比较各组活性氧(ROS)产量,培养液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细胞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葡萄糖和AGE联合刺激的ROS产量、MDA、TNFα水平及HO-1mRNA和蛋白表......
作者:关美萍;薛耀明;卓凤婷;沙建平;沈洁 刊期: 2010- 02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患者,女,55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4年,平时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波动于8~14mmol/L.入院前3个月自行停用降糖药后多尿多饮等症状明显加重,于2002年3月23日至我院就诊,查随机血糖>33.3mmol/L,尿糖(+++),尿酮体(+++).......
作者:周健;吴松华;丁虹 刊期: 2003- 03
-
玉米须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米须水提物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水溶提取法制备玉米须水提物(主要成分为玉米须多糖).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雄性SD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共6组.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体重(BW)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HO-MA-IR和HOMA-β,免疫......
作者:温宪春;李雪岩;李成冲;邹宇;刘吉成 刊期: 2011- 12
-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研究新进展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能水解甘油三酯(TG)、甘油二酯(PG)、甘油一酯、胆固醇酯和其他脂质及水溶性底物,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它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近研究发现在胰腺、睾丸、肌肉、肾上腺等组织中也有表达,而且可能发挥更独特的作用;还发现HSL的活性和基因的改变可能与代谢紊乱相关.......
作者:王咏波;陈璐璐 刊期: 2005- 02
-
MGB探针检测广州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多态性
186例T2DM,46例T1DM和110例正常对照的研究显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的显著相关性,仅见于T2DM,不见于T1DM.TaqMan-MGB探针技术是检测677C→T多态性的良好平台.......
作者:史成军;何蕴韶;程钢;王伟毅;刘娟;徐杰;符立梧 刊期: 2006- 04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天然免疫介导的慢性、低水平炎性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高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重要的染色体结合蛋白,病理状态时,HMGB1转移到胞外,在炎症放大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介导神经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深入了解HMGB1在DPN的作用及机制,并转化到临床开发相应的治疗策略,可延缓甚至阻止DPN的发生发展.......
作者:石敏;张红;朱大龙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江苏省八城市职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现状调查
- 2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对糖尿病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初步观察
- 3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临床观察
- 4 N-乙酰半胱氨酸改善高脂饲养大鼠外周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 5 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和非糖尿病者骨骼肌的胰岛素信号传导
- 6 BIOSEN 5030自动血糖/乳酸分析仪--临床验证报告
- 7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血清尿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 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CA199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9 门诊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10 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血糖、年龄关系的研究
-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
- 12 高糖对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受体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 13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
-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相关羧肽酶——预防糖尿病肾病潜在的新靶点
- 15 酰基化Ghrelin在体外拮抗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 16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7 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后对上海浦东社区人群糖调节受损分布的影响
- 18 非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 19 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研究
- 20 雷帕霉素减少GK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其机制